《工程控制論》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統講述工程控制論的著作,由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撰寫。原著于1954年在美國用英文出版,隨即被譯成俄文、德文。中譯本于1958年在科學出版社出版。20世紀80年代,錢學森與宋健合作對《工程控制論》進行了修訂,分為兩冊,上冊于1980年出版,下冊于1981年出版。第三版于2011年在科學出版社出版。這本專著被公認為自動控制與系統科學領域的經典著作之一。
英文版(1954年)與中文版(1958年)《工程控制論》 《工程控制論》(第三版/2011年) |
錢學森于1935年赴美國留學,到20世紀40年代末已經是空氣動力學、彈性力學、噴氣和火箭推進器等航天領域頂尖的科學家、加州理工學院教授,并參與了與美國軍事國防密切相關的研究,正如美國當局所說:“他隨時都值3-5個師的兵力?!?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后,錢學森向美國政府提出歸國。當時正值“麥卡錫主義”猖獗之時,錢學森因此被拘留兩周,得到保釋之后,又遭受美國政府長達5年之久的監視,回國阻力重重。在失去自由的日子里,他將自己的研究轉向控制理論。那時,維納的《控制論》剛剛出版,控制論作為一門新的學科剛剛誕生。錢學森將維納《控制論》的思想引入自己熟悉的航空航天系統的導航與制導系統,從而形成了一門新學科——工程控制論(engineering cybernetics)。在被監視期間,錢學森在圖書館寫作時,有時故意用東西擋住不讓特務看,有時又有意把打印好的部分稿件透露給他們,他們看不懂,但知道錢學森不搞國防科技了。錢學森回憶說:“我寫工程控制論是寫給美國當局者看的!”因此,有人認為《工程控制論》是被逼出來的科學巨著。1953年年底,在書籍出版之前,錢學森在加州理工學院開設了一門新課程“工程控制論”。力學、電子、通信等各類學科融匯貫通,還有“正/負反饋”、“用不完全可靠的元件組成高可靠性系統”等新鮮的概念讓學生們耳目一新。
1954年,錢學森的《工程控制論》一書由美國McGraw-Hill圖書出版公司正式出版?!豆こ炭刂普摗返膯柺?,很快引起了美國科學界乃至世界科學界的關注,1956年被翻譯成俄文出版,1957年出版了德文版。錢學森回國后,戴汝為與何善育按照原書翻譯,1958年在科學出版社出版了中文版。
圖3《工程控制論》中文版譯者戴汝為(左)與恩師錢學森在一起
1955年,錢學森在即將離開美國返回中國時,將《工程控制論》送給自己的導師馮·卡門。馮·卡門對錢學森說:“我為你感到驕傲,你創立的工程控制論學說,對現代科學事業的發展是巨大的貢獻,你現在在學術上已經超過了我?!?956年,在首屆中國自然科學獎(當時為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)的評選中,《工程控制論》被評為一等獎。1959年烏克蘭科學院的伊瓦赫年柯教授出版了同名專著。該書的前言中寫道:“自從杰出的中國學者錢學森論述工程控制論,并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1956年國家一等獎的舉世聞名的著作問世以來,已經五年多過去了。在這段時間里工程控制論迅速發展,并開辟了一系列新方向?!泵绹固垢4髮W的控制論專家倫伯格(D.G.Luenberger)曾經說,《工程控制論》的學術思想在國際上超前五年。高為炳院士曾撰文論述《工程控制論》是自動控制領域中引用率最高的著作,對我國自動控制的發展起過十分重要的作用。
1957年(IFAC)籌委會在巴黎成立。缺席的錢學森當選為第一屆理事會成員。1960年9月,IFAC第一屆世界代表大會在莫斯科舉行,錢學森仍然無法參加。為表示對錢學森的敬意,與會代表齊聲誦讀錢學森《工程控制論》序言中的經典語句:“建立這門技術科學,能賦予人們更寬闊、更縝密的眼光去觀察老問題,為解決新問題開辟意想不到的新前景?!?/span>2008年,錢學森的《工程控制論》被《科學時報》推舉為創新中國的60項科學成就之一。
《工程控制論》的出版,在國際學術界產生了強烈反響,工程控制論所體現的科學思想、理論方法與應用,直到今天仍然深刻地影響著系統科學與系統工程、控制科學與工程及管理科學與工程等的發展。
(汪常明)